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陳華元:
政產學研“多管齊下”推動中國建筑傳承與創新
與去年的議案不同,今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華元呈出的議案似乎更“軟”一些,他將關注點放在了如何傳承、保護和創新中國建筑文化上,力促政產學研“多管齊下”推動中國建筑的傳承與創新。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陳華元表示,受到西方現代建筑理念的沖擊和影響,中國建筑在科技、設計、建造等方面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同時也存在著傳承太少、創新不夠的問題,未能形成融合而具有特色、系統而普遍應用的現代中國建筑文化。很多傳統古建由于保護、修繕不力已經消失不見,中國建筑歷史出現斷層。同時,質量問題層出不窮,與魯班精工的中國建筑傳統相背離。
在做了大量調研后,陳華元提出了傳承、保護、創新中國建筑傳統的必要性。他認為,要堅定文化自信、加強保護研究、引領未來發展。
為此,他建議,要政產學研“多管齊下”推動中國建筑的傳承與創新。首先,要完善頂層設計,通過加強傳統建筑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加大執法懲處力度。建設一支力量強大的古建調查、修繕團隊,增強古建保護的專業性。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激勵企業加大自主研發投入,研發更多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打造引領潮流的建筑風格,促進中國標準走向世界。同時,要推進教育科研,將《中國建筑史》等作為高校必修課,從設計類專業推廣至土木工程、路橋等所有建筑類專業,讓從業者樹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鼓勵高校、企業成立研究所,加強傳統建筑的挖掘,就新材料、工業化下如何融合傳統建筑風格進行專題研究,為從業者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引。另外,他還建議,要加強業界溝通,通過專題論壇、學術會議、國家級重大工程方案設計大賽等方式,搭建建筑產業各方的溝通交流平臺,既傳播正確的建筑文化觀和價值觀,又凝聚眾智,為政府相關政策制定提供建設性意見。
除此之外,他還建議籌建一座以科普功能為主的國家級建筑博物館,客觀、真實、全面地反映中國建筑發展史。同時,要讓特色小鎮成為實踐載體和展示平臺。國家要在特色小鎮規劃上加強把關,確保其符合當地的歷史沿革、風土人情和獨特文化。鼓勵各省級行政區政府與當地知名建筑院校、設計院和龍頭企業結成戰略合作關系,共同謀劃和實施本地特色小鎮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中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總裁魯貴卿:
要進一步優化建筑行業市場環境
履新尚未“滿月”,魯貴卿便馬不停蹄地赴京參加今年的全國兩會。3月8日,魯貴卿以新的身份——中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總裁,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無論身份如何轉變,關注建筑業發展、推動建設市場有序競爭,仍然是他今年關注的重點。同時,他還將持續關注工匠精神的培養,繼續倡導建立長效機制培養工匠精神,建立科學合理的“工匠人”職業發展通道。
盡快取消最低價中標 建立公平機制
《建筑法》修法多年來一直是建筑業人大代表屢次提到的建議。今年也不例外,魯貴卿仍將這一議案呈給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雖然《建筑法》修法不能一蹴而就,但他認為,可以先從一些方面著手,分步驟解決,為修法奠定扎實基礎。
在他看來,招投標領域的不公平問題,是可以放在首位來解決的。魯貴卿說,在中國,招投標市場一直沿用的最低價中標辦法,擾亂了市場秩序、妨礙了正當競爭,也嚴重影響了產品質量,這些都成為行業亂象的重要因素。
為此,他建議,改目前的最低價投標為平均價投標,取消獎項加分,允許企業有一定的利潤空間,這樣既可以確保工程質量,又可以促進行業有序競爭。同時,還要培養市場公允機制,建立社會平均成本價確認機制。
另外,他提議,取消對企業的加分后,應借鑒交通領域對駕駛員的扣分規則,建立全國統一的扣分標準,對失信企業加以約束,以期營造機會均等的行業發展環境。
魯貴卿進一步解釋說,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指出,一定要讓企業和群眾更多地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因此,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加快建立“工匠輩出”的長效機制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魯貴卿對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年,他更加關注經過一年實踐和探索后,工匠精神培養機制的完善情況。在他看來,工匠精神的培養同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長效機制來支持和鼓勵企業培養“工匠人”。
去年,他就提出,要建立培育工匠精神的長效機制,相關部門要建立“工匠人”的職業發展通道,完善技術評價考核體系。同時,還要加強技術工人的培訓,提升操作工人的技術技能素質水平,建立起立體交叉與注重實效的操作技能人才培訓、使用、提高的制度體系架構。
今年,針對工匠精神的培養,魯貴卿建議,國家要加大培養工匠精神的資金支持力度,繼續發揮政府、企業、個人和社會四個方面的積極性。作為政府,要鼓勵企業培養工匠;作為企業,要建立健全“工匠人”的技能評價體系。他舉例說,一家企業要想培養工匠,不僅要為其打通職業發展通道,還要讓技能素質達到一定級別的高技能人才享受到更多方面的良好待遇,真正建立起“工匠輩出”的長效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巡視員許寶成:
優化養老用地政策 釋放供給活力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記者再次采訪到了全國人大代表、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巡視員許寶成。今年,他將關注點放在了如何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上。
他說,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億,占總人口的16%左右。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全社會的養老需求正在加快釋放,由政府主導的養老服務業難以滿足,必須調動社會力量共同投入養老事業。而我國目前還處于政府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市場的初級階段,應充分發揮政府在推進養老服務業中的引導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釋放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非政府組織等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的動力和空間,促進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繁榮大發展。
在許寶成看來,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優化養老用地政策,釋放供給活力。社會資本進入養老市場,土地的取得與投入是首要難關。根據《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指導意見》,養老用地被列為“醫衛慈善用地”,該類用地整體規劃量少、零碎,同時定價制度、獲取方式均不盡完善和統一。
為了進一步優化養老土地供給,增強社會資本進入養老市場的動力,許寶成建議,一是將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單列門類,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擴大養老土地儲備量。同時,國家層面明確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的定價原則、取得方式等,使得社會資本獲取養老土地的依據更加明確、途徑更加清晰,壓縮養老土地運作的“灰色空間”。二是調整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有集中配建醫療、保健、康復等醫衛設施的,不得超過5公頃”的面積控制,適量增加土地供應面積。因為當今老年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大型養老機構僅僅考慮床位和必要養老設施還遠遠不夠,必須同時考慮適老文衛、科教、健身、娛樂、休閑、商業等配套設施,5公頃的硬指標顯然難以滿足。三是養老服務設施投入大、回收慢、存續久,加之老年人群消費觀念保守、支付能力不強等社會文化因素,導致我國養老市場的盈利模式很不清晰,社會資本進入該領域顧慮重重。在部分金融市場高度發達的國家,養老市場供給一般會伴生金融手段,如開發商在開發完成或運營一段時間后,通過資產證券化手段將養老機構與設施等重資產轉手金融機構,從而盡快回流開發階段的巨額投資。在我國目前資產證券化等制度尚不成熟,建議允許大型養老項目配套部分居住用地,便于企業回籠資金,降低企業建設成本,加大社會資本進入養老市場的吸引力。
全國人大代表、山河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程理財:
完善建筑業增值稅征收 盡早推行電子發票
3月9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分組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山河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程理財就建筑業營改增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近一年來,建筑業營改增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程理財在會后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在程理財看來,經過近一年的實施,今年再提營改增,會有更多需要注意的問題。他說,金融機構的貸款利息等不能抵扣,造成了采用一般計稅方法的項目無法取得進項抵扣,而建筑企業屬資金密集型行業,通常存在大量的貸款及財務費用,特別是PPP項目、BT項目,貸款服務無法抵扣將可能導致企業綜合稅負上升。地材(砂石料)一般占到建安總成本的10%左右,但砂石料的采購往往因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而無法抵扣,導致稅負上升。除此之外,施工企業經常面臨甲方拖欠工程款甚至墊資完工的情況,銷項發票開具后,款項往往無法及時得以結算;另一方面,材料采購及建筑業勞務費用如不支付資金,往往無法取得進項抵扣發票,月度申報納稅時,導致施工企業面臨資金尚未回籠、卻需要支付大額稅款的問題。另外,公司外出經營點多面廣,進項、銷項發票認證和開具管理難度很大,且對經營工作造成一定影響。
為此,他建議,考慮將資金成本類進項稅額納入抵扣范圍,同時對砂石料的采購采取類似農副產品收購減免的稅收管理模式。針對建筑業點多面廣的問題,他提議,國家應盡早推行電子發票,以便外出經營票證的傳遞。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程理財還提到了民營企業參與PPP建設的“難言之隱”。他說,PPP項目為民營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了無限機遇,但目前民營企業在進入PPP領域時,還在發展、融資、法制環境這三大方面存在諸多障礙。他非常希望國家層面能真正從民營企業的角度考慮,適當改變相關金融機制和金融政策,加大針對民企投融資政策的落實力度,特別是強化金融機構的執行力度,并細化相關配套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啟迪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蘇州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雅萍:
應加強城市綜合管廊安全保障
在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全國人大代表、啟迪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蘇州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雅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今年,她將更多的關注放在了城市綜合管廊安全保障方面。
戴雅萍對記者說,2015年8月頒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統籌各類市政管線規劃、建設和管理,解決反復開挖路面、架空線網密集、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觀、促進城市集約高效和轉型發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鎮化發展質量,有利于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拉動社會資本投入、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
雖然國家非常重視城市綜合管廊的建設,但在戴雅萍看來,由于我國城市公共設施情況極不相同,市政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使得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后不入溝,需繞到其他道路布設地下管線。建成的綜合管廊閑置浪費,成為擺設。
為此,今年,她建議,應立法推動綜合管廊建設。她說,城市地下管線種類繁多,包括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8大類20余種管線,管理體制和權屬復雜,涉及中央和地方兩個層面30多個職能和權屬部門。由于歷史和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原因,地下管線基本上是建設單位各自為政、條塊分割、多頭敷設、多頭管理,涉及利益很多。因此,應結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城市地下管線條例》。
同時,她還建議,城市綜合管廊的公共安全防范系統應按照公安部門有關標準建設。目前,全球性挑戰多發,國內改革也進入攻堅期,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增多。城市綜合管廊涉及政府和百姓很多信息,涉及整個城市的正常運營,需要確保城市的“里子”絕對安全、可靠。另外,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信息網應為秘密級,應該按照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有關要求,組織好方案的評審,規范建設工作,待該網絡完成涉密信息系統測評、審批后方可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戴雅萍還呼吁,要加強城市綜合管廊的安全保障。她說,城市管線網的規劃圖紙和相關數據是涉及國家秘密的,應參照涉密項目建設,同時要加強工業控制系統的信息安全保障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洪杰:
踐行“綠標行動” 建立建材行業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連續3年的采訪,讓記者與全國人大代表、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棵樹)董事長兼總裁洪杰越來越熟識。一見面,洪杰就非常激動地告訴記者,他現在正在干一件大事,一件有利于建材行業綠色發展的大事,那就是制定行業的綠色標準,踐行“綠標行動”,推動建立建材行業的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作為一名有社會責任感的民營企業家,洪杰認為,企業應該擔起生態責任,自覺把自身的生態環保作為衡量企業價值和發展優劣的一項重要標準。在他看來,建材企業必須踐行“綠標行動”,建立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這就需要健全綠色市場體系,增加綠色產品供給。
他建議,企業要積極推廣運用生產技術先進及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各種廢棄物排放量少或可循環利用的先進設備與先進工藝,逐步淘汰或更新資源消耗高、廢棄物排放高的落后設備和工藝。同時,從生產和生活服務線的源頭控制、減少各種消耗,達到減污和增效的目的,把企業的廢氣、廢水、廢渣、噪聲等污染源治理和排放管理,以及植樹綠化管理工作進行統一考核,真正形成環保工作事事有人抓、處處有人管的格局,有效把企業環保工作落到實處,切實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的目標。
洪杰認為,對于一家建材企業而言,產品達標不達標、健康不健康、環保不環保、對社會有什么價值,都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因此,建材企業必須要生產綠色產品,這是對“綠標行動”最直接的踐行。實現輸出綠色產品,必然要依靠科技創新。作為傳統產業,要走出關起門來搞創新的誤區,要向頂尖企業學習,對標國際。要配備尖端科研設備,引進優秀科研人才,通過硬件、軟件兩手抓,夯實科技創新基礎。
他倡議,要搭建生態平臺,讓整個產業鏈“綠起來”。他說,在踐行“綠標行動”的過程中,一家企業做好了,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建材企業,還要更進一步思考如何帶動、倒逼上下游產業加入踐行“綠標行動”的隊伍中來,嚴格把控原料供應商和客戶符合不符合綠標標準,通過搭建一個生態平臺,引導合作伙伴和供應商,“一帶三”組團讓整條產業鏈“綠起來”。
洪杰舉例說,在踐行“綠標行動”的過程中,三棵樹將環保列入企業管理底線,專門成立了環境安全部主抓環境管理。在三棵樹莆田總部,鳥聲、人聲與機器聲共鳴,天人合一,園區對自然水系、百年荔枝林等原有生態的保護已經在業內傳為佳話。近期即將正式投產的三棵樹四川生態工業園,則傳承了企業倡導的生態精神,不僅擁有花園式廠區,還引進了全球頂尖的自動化生產線和清潔生產系統。通過全密閉式的生產過程設計,配備行業領先的全自動化生產設備和全套的除塵、除氣及污水處理系統,全面實現了清潔生產和節能降耗,是智能制造+綠色生產的標桿。
三棵樹在科研上的投入,讓其產品性能遙遙領先。2016年,三棵樹在涂料行業首創“健康+”五項新標準,并推出符合該標準的一系列產品。近日,三棵樹又與全國涂料和顏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常州研究院聯合開展“綠標行動”活動,積極參與起草《綠色產品評價 涂料》國家標準,并將在近期舉行的三棵樹四川生態工業園投產典禮上,聯合相關機構與上下游戰略合作伙伴共同發起踐行“綠標行動”活動,呼吁更多企業一起守護天藍、地綠、水清,以點帶面,推動建立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控股董事局主席、陽光城集團董事長林騰蛟:
要把提升企業家心性作為供給側改革核心內容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記者采訪到了全國人大代表、陽光控股董事局主席、陽光城集團董事長林騰蛟。作為杰出的閩商代表,除了將自己的實業做大做強外,林騰蛟還以高遠、廣闊的胸襟,擔起了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他提出,要把提升企業家心性作為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內容。
林騰蛟介紹說,2016年,國際上黑天鵝事件頻出,世界經濟復蘇依然緩慢且不均衡。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可謂“風景這邊獨好”。這一現象的背后,交集折射出2016年中國的一個關鍵詞——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在于結構變革和制度變革,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正如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在《經濟學》中曾提出,美國的事業就是企業,同樣中國的事業亦是企業。企業強則國家強,企業興則國家興。
在他看來,現如今,不乏還有很多企業靠行賄獲得利益,或是賺取財富就想著移民海外。林騰蛟舉例說,去年以來,魏澤西事件、山東大學生徐玉電信詐騙致死事件,一次次拷問的正是企業家的良知。企業家有什么樣的心性,就會做出什么樣的企業。企業家是市場的主體、創新的主將、供給側的主角,激活企業家心性,就是最有效的供給側改革。
為此,林騰蛟建議,要把提升企業家心性作為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內容,讓企業家在推動供給側改革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教育方面,要加強對企業家的傳統文化教育,希望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并組織民營企業家共同參加各級黨校的學習,激活企業家的心性。
在政策方面,要將企業家心性提高與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相配套,共同推進供給側改革相關政策落地,從而發揮企業家在供給側改革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在弘揚精神方面,企業家作為中國夢的建設者,要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輸出以良知為靈魂的中國企業家精神,為國家和民族爭得榮譽,贏得全世界對中國的信任和尊敬。